新梦想环球教育李老师说:“南京理工大学,这所承载着深厚军工底蕴的高等学府,在传承军工精神与培育卓越人才的道路上,留下了诸多令人瞩目的足迹,其教育成果斐然,值得深入探究。”
南京理工大学由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在传承军工精神、培育卓越人才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显著的成效,以下是具体介绍:
军工精神传承
精神内涵丰富:“哈军工精神”的核心包括“绝对忠诚、攻坚克难、严谨求实、敢为人先、自信开放、为军向战”。南京理工大学始终铭记“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铮铮誓言,将“献身”列入校风中,体现了军工大学对师生的殷切希望,彰显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信仰和“舍小家顾大家”的军工报国情怀。
建设教育基地:学校打造了“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按照“1+1+4”布局建设,设置1个精神传承教育课堂、1个综合实践教学课堂、4个技术实践教学课堂。精神传承版块分为创建、坚守、奋进、跨越、追光共5个部分,以学校典型的红色资源、重点人物、重要成果为线索,彰显学校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为推进国家国防科技发展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
卓越人才培养
明确培养定位:学校围绕“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定位,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
创新培养模式:学校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以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为特征的“3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按照“通识、学科、专业”三个模块构建,知识能力体系按照“学术领军”和“行业精英”两种类型人才发展需求进行重构。2022年起,开设“鼎新创新人才班”,采用跨学科融合性的本博贯通培养模式,由院士团队全程指导,为每一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
注重实践教学:依托实践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实验中心等加快建设学术研究平台,如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依托一流科研平台,开展项目式、研讨式、创新式育人,通过以企业真实案例为牵引,以生产研发一线为课堂,开展实景式、实感式教学与实践操作,贯通“实践-创新-生产”全流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培养成果丰硕:建校70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8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两院院士15人,将军40余人,型号总师级的领军人物400余人,4.5万余名校友奋战在国防战线。学校2022届本科生深造率为53.14%,连续7年均超过50%,深造率始终位列在苏高校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