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梦想环球教育李老师说:“在众多高校中,南京理工大学以其独有的魅力脱颖而出。这所融合了深厚历史底蕴与蓬勃时代活力的学府,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学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南京理工大学,去探寻它的独特之处。”
深厚底蕴
历史沿革: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在抗美援朝战争后的艰难时期,肩负起为国防事业培养人才、开展科研的重任,传承着哈军工的红色基因和军工血脉。
学科奠基者众多:在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一批元勋式的国防教育科研工作者,如我国兵器学科专业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任新民院士,以及炮兵兵器专家沈正功教授、内弹道专家鲍廷钰教授等,他们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研成就斐然:早在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几乎所有常规武器都应用有南理工的军事科研成果;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是曾任南京理工大学在华东工程学院时期的副院长祝榆生。学校在远程压制、高效毁伤、近程防空与反导弹、光电火控等四大综合技术领域拥有明显优势,在火炮、轻武器等十多个领域形成近二十个特色技术点。
时代活力
党建引领发展:学校党委持续推进党建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2024年一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个人荣获国家级党建示范荣誉,入选数量位于全国和江苏省前列。
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深化“强基拓新”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成立新生学院,构建“书院+学院”育人新模式,打造全新课程体系,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教学,优化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实行“宽口径”培养,大力协同多校区资源,聚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科研实力增强:2024年学校共有四项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牵头获奖项目三项,并列全国第十三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23项,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项等,科研项目经费超25亿元。
学科内涵提升:新增化学、安全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为学校首个交叉学科博士点。多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列,7位教授入选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师资队伍建设:举办第十五届海外青年学者紫金高层论坛,吸引来自23个国家(地区)的132所世界名校和研究机构的近170名学者参会,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