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新梦想环球教育李老师总结南京理工大学学科优势、科研力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介绍:
学科优势
顶尖学科突出: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为A+,与北京理工大学并列全国第一,在火炮、自动武器、弹药工程、导弹技术等领域成果丰硕,是学校的王牌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评估为A-,全国排名前5%,传承自“哈军工”炸药与火工品方向,在含能材料、纳米材料、绿色化工等方面特色鲜明。
工科专业强劲: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学科评估均名列前茅,在各自领域有着显著优势。如光学工程在激光技术、光电探测领域国内领先;控制科学与工程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向突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与兵器结合方面独具特色。
学科门类齐全:以工为主,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材料与化工”三大学科群协同发展的格局,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科生态。
科研力量
科研平台卓越:建有“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微纳含能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前沿科学中心,以及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众多国家级科研平台,省部级科研平台(哲社基地)73个。这些平台为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承担重大项目: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防“97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00余项,在武器系统设计、光电信息探测、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明了世界领先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合成了全球首个氮五阴离子盐等,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科研成果丰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20余项,科研实力位居全国理工科高校前列。学校还被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才培养模式
“3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按照“通识、学科、专业”三个模块构建,知识能力体系按照“学术领军”和“行业精英”两种类型人才发展需求进行重构,支持学生根据不同发展路径选择课程和学习进程,实现“一人一方案”,体现了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的特征。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2年起开设“鼎新创新人才班”,以“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促贯通”为培养理念,采用跨学科融合性的本博贯通培养模式,由院士团队全程指导,为每一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致力于在弹道前沿理论与技术、装备系统动力学、系统热管理与碳中和、先进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一体化智能制造等6个方向培养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完全学分制,给予学生个性化学业指导,建立灵活多元的培养机制。课程学习分为学科教育课、专业教育课、通识选修课,课外学习通过“第二成绩单”全面展现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