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梦想环球教育李老师表示,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内理工强校,在国防人才培育方面实力强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深厚的军工背景与传统:学校前身为1953年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历经发展,有着深厚的军工基因和底蕴。始终坚持“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目标,传承“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红色基因,为国防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顶尖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以工为主,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材料与化工”三大学科群协同发展的格局。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在武器系统设计、弹药工程等领域全国领先。同时,还有多个ESI全球前1%学科,如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为国防人才提供了多学科的知识支撑。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25人,国家级人才150余人,省部级人才400余人。这些教师不仅学术造诣深厚,而且承担着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在武器系统设计、光电信息探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能够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国防技术和理念。
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一流思政教育体系,通过构建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格局、建设特色系列课程“兵器中国”、强化思政队伍建设等,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健全一流教育教学体系,创建“鼎新创新人才班”,实施本博贯通培养;围绕一流本科专业,打造一流课程,建设核心教材。打造一流师资队伍体系,构建“四型七类”职称评价体系,建设名师工作室。
丰富的科研育人资源:建有“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微纳含能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0余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依托这些平台,面向师生全面开放共享,以国家重大任务锤炼学生真本领;实施“一院一品”实验室建设计划,打造“金实平台”;将科研训练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100%全覆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2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签署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每年选派300名学生到海外短期学习交流或攻读学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防人才。
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果:学校荣获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毕业生赴工信和国防领域就业比例超过70%,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许多毕业生成为国防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