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梦想环球教育李老师表示,南京理工大学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创新人才方面有诸多举措,具体如下: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军工传统:学校由1953年创建的“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发展而来,历经多个发展阶段,始终传承“哈军工”光荣传统,将红色教育与科技实践深度融合,形成了以“使命文化、军工文化、奉献文化、暖心文化”为核心的独特文化。
建设教育基地:打造了“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设置1个精神传承教育课堂、1个综合实践教学课堂、4个技术实践教学课堂,以学校典型的红色资源、重点人物、重要成果为线索,彰显学校为推进国家国防科技发展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
开发特色课程:建设国防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的特色系列课程“兵器中国”,以品牌课程强化全方位育人,让学生了解国防知识和军工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文化活动育人:师生共创共演大型话剧《献身》,全景展现老一辈南理工人献身军工的精神,通过艺术形式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让学生在参与和观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培育创新人才
完善培养模式
创建特色班级:创建“鼎新创新人才班”,围绕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方向,组建院士导师团队,实施本博贯通培养,为优秀学生提供个性化、高层次的培养路径。
深化课程改革:获批4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张相炎教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称号,推进课程教材建设,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
强化科研育人:将“科研育人”理念贯穿始终,把科研训练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100%全覆盖,充分发挥一流科研平台资源的育人作用,推进科研成果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搭建实践平台
完善实践训练体系:通过科研训练、大创计划、双创竞赛和创业孵化等举措,帮助学生实现从“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能力跨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含百余项重点项目,千余名教师指导,覆盖万名本科生。
建设双创支撑平台:学校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等,在国内外重要科创赛事中屡获佳绩,如第七个捧得“挑战杯”,第七个获得“互联网+”大赛总冠军。
加强师资建设
打造紫金人才体系:建设一支规模适当、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核心师资队伍,更好地引领学术方向,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建设名师工作室:围绕国、省、校三级名师,打造“名师+团队”模式,建设名师工作室18个,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
营造创新氛围
举办高水平赛事:牵头承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高水平科创赛事,汇聚各类创新人才,让学生零距离参与赛事,提升科创素养和能力。
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两院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走进校园开展学术交流,让学生现场聆听专家讲学,启发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