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伦敦大学学院
中国学生人数:10785
UCL是英国G5大学之一、金三角名校,其强势专业包括教育学和建筑学等,教育学连续9年蝉联QS排名世界第一,建筑学曾在QS排名中打败MIT拿过世界第一。
“UCL中国学生超级多”这件事已经在留学圈人尽皆知了。甚至还有UCL的同学给自己的学校起了个别名:University China London,说是走在校园里经常能听到中文。
有UCL的同学透露,由于班里几乎都是中国学生,授课老师也搞了个微信,大家都在微信上沟通
根据HESA的数据来看,UCL四个学生就有一个是中国学生。
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对伦敦大学学院有着相当大的兴趣。
除了985,211的学霸之外,UCL还很吸引海本、中外合作和双非高分的同学。这源于UCL本身在院校list上面对双非院校比较友好,比如双非学生2.1的专业要求的分数90以上,虽然分数高,但总比直接卡院校不给任何机会要好得多。
同时,UCL的课程相对选择范围更大一些,而且中国学生多意味着国内的校友群体大,对比某些擅长社交的同学来说人脉网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
总结:UCL作为G5院校之一,中国学生占比排名第一。是双非高分选手冲G5很好的选择。回国就业的潜力也随着校友群体的高质量增高,看重就业/专业选择/人脉网的同学值得一试。
2:格拉斯哥大学
中国学生人数:9085
格拉斯哥大学是世界最古老大学之一,也是英国罗素集团成员之一,位于苏格兰第一大城市,全英第三大城市,最重要还有火出圈的“霍格沃茨”哥特式建筑,这所学校申请是有道理的。
有格拉的同学说,在英国待了五年,从来没在哪个城市见过这么大规模的中国学生,上课教室连人都坐不下了;也有同学说教室看起来像国内的购物广场。
还有格拉的同学开玩笑,格拉的learning hub就像春运火车站一样,真是史无前例的盛况。该说不说的,突然就有画面了。
格拉斯哥大学的中国学生多其实也是因为它近几年的扩招有点严重,甚至闹出了老师罢工、撤销offer等等事件。确实对学校声誉和就读体验有很大影响。
尽管如此,格拉斯哥大学24年的申请热度想来也不不会降低,因为扩招,格拉斯哥对许多背景不是特别好的同学非常友好,在语言成绩上限制也不会很高。
而且,格拉斯哥位于苏格拉,在花销上对比伦敦地区那真的可是“省下一个亿”。还有就是格拉斯哥虽然名声在外有点受影响,但是教学质量,QS排名都还是很稳定的,毕竟许多学生留学主要就是看能不能申请上,费用能不能少点,以及排名情况对自己回国就业落户之类的影响。
总结:格拉斯哥中国学生真的多且集中在商科,语言类以及教育类,就读体验真的是反向留学。但是申请门槛相对较低,留学开销低,属于经济适用留学首选。
3:曼彻斯特大学
中国学生人数:9065
排在第三的就是曼大了,曼大是出了名的中国学生多,与格拉斯哥差距仅仅20位学生。
曼大是英国六所红砖大学之一,也是最古老的英国大学之一,其最具特色的曼彻斯特商学院(MBS)是英国最早建立的两所商学院之一。
有曼大传媒学的同学表示,由于班里中国学生太多,做小组作业的时候,英国同学发来邮件询问,没有微信能不能用whatsapp联络;还有同学称,帮助英国同学下载了微信,但莫名其妙天天被封号。
曼大中国留学生多的原因很多且非常合理。曼大为王曼爱华之列,且在国内名气也大。而且曼大的商科和金融类专业一直都是绝对的王牌专业,这两类又正好是中国学生留学专业的大热门,这就促使曼大的中国留学申请者非常多。
而与其他学校相比,由于城市的文化和知名度以及学校本身的教育实力,还有QS这些排名里的稳定而且极高的排名,使得曼大成为了回国找工作时认可度最高的学校之一。前面就说了,金融商科是曼大王牌,而这些专业正好又是非常需要社交,人脉的。靠着曼大的知名度和含金量,以及强大的校友圈,就业就差不了。
并且,曼彻斯特大学也深受英国百强雇主青睐。这样一来无论是想要回国就业还是在英国找工作/实习的同学,曼大这块招牌就可以带来很多便利。
曼大自己本身的筛选机制也是比较灵活的,它不会像剑桥牛津是绝对有一套完善的限制,打达不到某些要求其他地方再牛也不给你发offer。曼大则是会更宽松一些,这里弱那里强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曼大其实学生之间有时候一版的背景差距还是有点大的,这也给许多申请者带来了一些希望,想着冲一冲,万一呢。
于是申请量就越来越多,形成循环。
总结:曼大是王曼爱华之一,对于商科金融是一块就业活招牌。且筛选机制灵活,硬件不够可以软件补对一些实践实习经历优秀但绩点语言稍差的同学很有利。
以上就是根据HESA数据统计出的中国学生最多的三所英国大学。
之所以这么多中国留学生共同奔赴。这种共同选择其实是被市场认证过的。是性价比目前最高,相对最安全,回国认可度比较高的院校,是很多中产以及富裕家庭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