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把学习动机陈述当成个人陈述来写
你必须要认真搞清楚学校需要的每份材料的意思。学习动机陈述更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你,因此学习动机陈述应该更像一份研究计划,同时穿插了你为什么想申请该项目的原因。而个人陈述更加情绪化一点,它的目的是更全面的了解你,而不仅仅把你视作一名研究者。你需要深入研究你的过去,你的背景以及你会为学校到底带来什么。
很多申请者在写学习动机陈述时把它当成个人陈述来写,这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如果学校要求你提交的是个人陈述,那么学校认为你成为研究生的潜力要比你的背景更重要。你需要记住的就是,申请研究生不同于申请本科,它更像是申请一份工作。你需要让招生官信服你可以给他们学校贡献什么。
如果你申请的项目仅仅要求一份学习动机陈述,但是你又渴望提供一些个人信息,你可以把这部分内容放在你的简历里面。记住:你的学习动机陈述一定不要是你简历的总结。
例如,不要在你的动机陈述里面讲述你的志愿者工作经历,你可以在简历里面做一个总结,介绍一下你从这段经历中收获了什么。这会让你的简历更有趣,更充实,同时也会让你的学习动机陈述更专注于你的学习目的。
5、提交一份凌乱的简历
简历需要周全的组织,很容易阅读,尽可能的提供充分的研究细节。很多申请者在简历上面常常陷入了两种误区:要么说的太多无关紧要的信息,要么说的太少。建议在完成简历后最好找一位在读研究生或者学校的教授帮忙给你看一下。
6、没有把你的申请材料视作是一个整体
你的申请材料的每一个部分都会透露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你,你的简历正是如此。许多申请者都会有一段闪光点的经历,因此他们在申请材料的所有部分都会透露这一点。
也许他们想申请艺术历史的PhD项目,然后他们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在纽约大学的博物馆实习。他们认为这段经历非常珍贵,对申请会有帮助,所以把这段经历放入他们的陈述,简历以及推荐信当中。
不要误解,申请者想要突出一些闪光的经历当然很有必要,但是这样做会让你看上去就像是你仅仅成功了这一次。你需要注重一系列因素,比如你的学习经历,课堂表现,研究背景等等。不同的例子会展示你不同的优势,会让招生官更觉得你就是他们想要的学生。
7、不校对申请材料
这应该是人人都知道而且必须要做的,但是很多人还是没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多申请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提交申请这一过程上面,但是却少了一步:让至少三个不同的人帮你检查你的申请材料中的语法和拼写。
通常情况下并不是申请者不够负责,只是他们在截止日期前匆忙提交申请使他们没能够完成这一步,所以建议就是必须要提早完成申请材料,留出时间来校正。
8、申请目标太高、太低或者没有目标的申请
决定申请哪个研究生项目一直都是困扰申请者最大的问题之一。你需要结合你的条件来匹配你能够申请到的项目,但是很多人不要因为他们不够完美的背景而放弃申请顶尖大学的项目。
申请者通常会走入以下极端:很多同学会申请近一半的顶尖大学的项目,但他们并没有一个有竞争力的GPA,GRE或者是丰富的研究经历。
有些同学拥有很感染力的背景,但是他们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放弃申请顶尖大学的项目。
还有一部分同学会申请尽可能多的项目,哪所学校给他们发offer他们就去哪所学校。
你需要做的是对你想申请的项目好好研究一番。如果你发现有些项目无法匹配你和你的兴趣,你最好不要申请这些项目。
最重要的一点:最后记住,不要因为一所学校的名气来决定是否申请这所你学校。在研究生阶段,大学排名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进入到一个好的学院。例如,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材料科学项目要比哈佛大学更具竞争力,所以不要让大学的名气来左右你的选择。